登山前必须熟知常识
信息来源:h-u.cn 时间: 2012-10-18 浏览次数:546
车行至目的地,领队须指派人员整理车内清洁并检视遗漏物品并开始早餐炊事,每日早餐结束,队伍出发前领队须(1)再次说明当日行程概况与行进期间注意事项,(2)视当时气温决定暖身运动时间,暖身运动时间至少十分钟,如此队员才能避免腿部抽筋或走不动的状况,(3)指派且公布前导者与押後者并要求队员不得超越前导者与不得落後押後者,同时队员到达目的地须向前导者报到,避免队员走丢,干部却浑然不知。
当队伍循序往目的地前进的过程都会出现状况考验向导群,如何解决这些状况无标准答案完全视向导群的临场应变。
行进期间领队或向导遇到其他队伍都须主动打招呼,遇到反方向的队伍须主动询问山区最新状况,如山屋、水源与路况。遇到同方向的队伍主动了解彼此的攀登路线行程,彼此偶而可相互支援;登山多认识朋友。
地理景观介绍
队伍行进过程遇到视野开阔的地点或休息期间,向导群须适时介绍周遭景观与地图定位,让队员了解活动山区的景观概况与简单的地图判读,步伐与调节呼吸
队伍行进初期的一公里内,领队须提醒队员(1)步伐无需太快,呼吸调匀,尽量不要用嘴呼吸,步幅的宽度不超过肩宽,同时向导随时注意周遭队员状况,(2)脱去多余的御寒衣物。
休息
队伍行进过程须有数次的休息调节队员的体力与掌控全队的功能,领队与向导自行视状况决定之,基本的决定为(1)队伍前後差距太大,前导者须适时以增加休息的次数,缩短休息时间的方式缩短队伍差距,(2)每位向导的目视距离内至少能看到全队1/4~1/3的队员,否则须以休息方式等对员,如此向导都能照顾到全体队员,不会出现中间的队员走到叉路,自组探勘队找新路,(3)休息的地点须能容纳向导周遭的队员,向导须依地形决定为人员为纵列或聚为一堆的休息方式,并非自己看到一个最佳的位置就一屁股坐下,若造成其他人无合适坐或立空间与防碍其他人员通过就会被视为自私行为。至於休息时间视状况而定,每次最好不超过五分钟,不可等到身体感到冷凉才走。
行进过程,欲休息可将背包置於巨石、倒木或树干如此背包好上肩,若是背包置於地面,将大腿弯曲呈半蹲姿势,把背包移至大腿,右手伸入右肩带,将背包重心移至肩膀同时左手再伸入左肩带,此种方式仅限背包重量25公斤以下,超过此重量的背包最好采坐姿背负。
记录
领队须指派人员依据活动记录表格,完成文字与图片记录,文字记录内容含行程时间记录与一篇游记,时间记录依负责人的时间为基准,游记属每日行程日志,详述行程路况、营地、水源与景观慨况。图片记录须至少表达(1)山区景观,(2)登山布道概况,(3)队员活动慨况,(4)营地生活概况。风景图片须注明拍摄点与拍摄方向。重新分配器材
队伍行进一小时左右,前导者可确认周遭队员的体力状况是全队最佳的人员,此时须确认各项的炊事装备与当日炊事粮食,前导者所属的前集团人员需要有一组以上的炊事装备,否则前导者须等到装备重新分配才能全力和队员向前走。如此不会前集团到达山庄却无炊事器材或无法搭帐篷的糗事。
前导者到达目的地需分配任务(1)炊事下午茶或晚餐,(2)开始点名,如此队员才会集中,同时让後面的队员知道前导者已开始炊事,自然会放快脚步。
押後者须携带医药品,因为後集团的体力差容易出状况,尤其是擦伤药品,押後者需了解每个人的状况适时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後集团出现任何状况,押候者全权处理,事後再回报领队即可。有任何争议必须等检讨会议再议决之,活动期间不可发生争吵事件。
迷路
一般行走於传统登山路线的队伍很难出现迷路状况,因为登山步道会有许多登山社团的路标,即使叉路亦会有人置枯木阻隔且开阔的岩屑地或河床都会出现人为的叠石指示登山步道,队员容易发生迷路的情况是抄捷径,林道叉路,此种路线发生迷路仅需退回原路重新观察再出发。
一般行走於非传统路线的队伍迷路的机率较高,地图定位判断错误与天候恶劣,所以此种探勘路线,天候恶劣不宜行进避免全队进退失据,发生call直升机载客的情形。
箭竹林步道
小队伍的探勘或训练活动常会躜行於箭竹林或茅草堆,前导者的体力与精神消耗相当大,前导者稍不留神就很容易走错且容易出现不可预知的错误,前导者的後方队员须适时的提醒修正,同时领队须适时轮换前导者避免全队被误导与单人的体能消耗太多影响全队行进速度或陷入危险地区。
摸黑训练
不论任何型态的队伍最好排定一日凌晨轻装行进的行程活动,目地是训练队员使用头灯攀登的感受,自己须找出走路的感觉,摸黑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否则人员易疲困想睡觉。
失温处理
队伍行进间遇到天候恶劣容易出现队员失温状况,一般队员行进就会发现他的步伐不稳,如喝醉般行走方式,此时就须就地想办法保护他的安全,大致上可用(1)取出暖暖袋(此物品每位干部随身至少携带三个),按照暖暖袋使用说明使用,等到温度上升到理想状况再置於患者的胸部与心脏附近,(2)取出炉子,煮开水或携带一只保温瓶,冲泡甜饮料,如姜汤等。
如果队员以成半昏迷或昏迷状态,合并两个睡袋,失温者於胸部置两个暖暖袋,重点是失温者须全部脱掉外衣物,另派一人也是脱掉外衣物以共享体温的方式紧抱失温者,此时大家须轮流提供体温给失温者,同时自己须不断的喝姜汤驱寒,若失温者依然昏迷,将双脚浸泡於温水,须注意水温的恒定。
高山病处理
行前会议须告诫所有队员,出发前两日必须睡得好,吃的好,正常作息可减少高山病的发生,高山病的徵兆与潜水夫病类似,主要是对於外界气压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疾病,每个人的适应能力皆不同,解决之道是让已发生高山病的队员於原地或下撤10公尺休息约半小时,再视状况决定是否继续前进,若能勉强行走,等到营地再想办法解决。
结语
从营地返回登山口代表活动接近尾声,队员的掌控更重要,从营地到登山口都需逐一清点人数,避免队员被放鸽子,开车前亦须再清点一次。
亲近大自然是每个人於假日最想找一处清净感受天地之美的时刻,然而本身的野外经验不足常无法尽兴,野外的经验累积除前人的口述、书本的资讯外,更重要的是亲身的体验,身处自然环境忌晦意气用事与不服输的心态,只要沉著应付,头脑冷静,小心行事,一切的状况自然能克服,野外知识无标准可依循,亦无正确操作手册,它在於自己如何能零活运用自己的头脑与现有的器材与装备。
山永远在,一次不行,下次再来,仔细观察,用心体会,一切的自然脉动尽在眼中。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户外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