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外网 - 户外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登山攀岩 | 国内资讯 | 户外常识 | 户外访谈 | 户外美食 | 游记攻略 | 户外保险 | 国际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鞋企兴起“科普流”微电影营销
7.biz | 商业搜索

鞋企兴起“科普流”微电影营销

信息来源:h-u.cn   时间: 2012-07-17  浏览次数:517

     如果说去年是“微电影元年”,只有少数泉州企业试水微电影营销模式,那么,2012年就像是“微电影盛世”,大量的泉州品牌用上了这个新兴的推广工具。

  记者了解到,近日,泉州企业另辟蹊径开创了一条非主流路线,用幽默、故事化的手法讲解科学知识,被业界称为“科普流”。对此,专家认为,微电影题材现已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全产业链也正在逐步形成。

  搞笑娱乐式普及微电影

  什么叫登山的“7+2”?知道在全世界完成登山“7+2”之梦的13个人中有7个中国人么?如果你还看到,动漫版人物唐僧扔掉《苍井空全集》,换成《唐僧户外秘籍》后,为你介绍登山知识,你是不是会在哈哈大笑之余记住了“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两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它代表着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

  这样一部诙谐搞笑,又夹杂着专业知识介绍的科普微电影,正是泉州企业打造出来的。一些登山运动的专业知识,已经不知不觉烙印在受众的脑海里。这是富信天伦天(福建)户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联合8264户外资料网、清华大学登山队推出的微电影《唐僧说户外之登山篇》,尽管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长,但在网络上线后一周内,就取得了全网点击量破百万的效果。

  该剧通过对西游记部分情节的改编,融入了大量的户外登山知识,具备了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双重观赏效果,还能趁机对户外登山的装备进行介绍。

  “户外运动不同于其他的简单运动,由于有特殊的地理和环境,要求户外爱好者对户外运动有相当的了解。比如在装备方面,帐篷、冲锋衣、登山鞋、炉具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好的装备不仅可以保护好自己,还能为爱好者保存体力,轻松上阵。”天伦天户外品牌负责人说,选择科普微电影,其实就是想让大众了解一些基础的注意事项和急救措施,以便应对户外活动中发生的特殊情况。

  该公司总经理许腾达透露,继“登山篇”之后,他们还会继续推出第二部微电影,讲述自驾的注意事项。“一部一部慢慢来,到后面的几部,才会开始介绍专业设备。”许腾达说,到了专业设备介绍时,那是一点都马虎不得的,必须实打实地体现出户外用品的专业性和功能性,“所以我们也不着急,慢慢打磨出好的作品,前期先用娱乐性和公益性更强的微电影来吸引关注度”。

  成本博弈下的巧妙选择

  借助微电影的病毒式传播,一部《老男孩》将雪佛兰科鲁兹炒得火热,一部《一触即发》则将凯迪拉克的“瞩目风范”和高品质性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一部《跑过死神的邮递员》让观众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记住了匹克的这款跑鞋。作为国内户外行业首部微电影,《唐僧说户外之登山篇》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不过选择动漫的形式传播户外专业知识,还是引发了业界人士的纷纷议论。有人就认为,专业户外装备的企业,针对的是高端人群,不应该采取动漫形式,很难吸引到高端人士的眼球。

  许腾达认为这并不是问题,他表示:“将枯燥乏味的户外科普知识以一种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呈现出来,对于观众而言是十分容易被接受的。 ”

  “选择用动漫人物来表现,其实有很多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许腾达表示,在品牌确定了要拍微电影来作为营销方式时,他们收到了不同制作团队的各种报价。“制作一部微电影,报价从两三万到300万元的都有,我们最终选择了性价比比较高的动漫形式。”

  许腾达说,其实户外用品行业如果要拍真人版的微电影,成本是非常高的。“首先外景地可能就要选择一些极限运动的场地,到达这些地方的交通成本就很高,而且对演员也要有些专业性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类的微电影可能要体现一些极限运动形式,带有很大的危险性,而用动漫人物,可以一个跟头从山顶摔到山底,实现真人拍摄难以体现的效果。”他说。

  皇品微电影总经理萧圆目对此表示赞同:“一部微电影的拍摄,剧组往往有二三十个人,到外景地拍摄,交通费用就得好几万元,再加上租赁器材的费用,每天的花销,还有演员、导演的工资等,没几十万是拿不下来的。专业户外的题材,因为风险性更高,投入当然会更大。”

  户外用品行业造牌提速

  其实,今年以来,闽派户外用品行业的造牌运动越来越具声势。“泛户外”领军品牌圣弗莱提出了“改变”的口号,除了在团队建设、渠道升级、终端等方面统一改变外,还将发力俱乐部建设,真正打造独具品牌属性的圣弗莱户外俱乐部;作为从俱乐部出身的专业户外品牌弗仑斯潘,则携手专业自驾论坛“最西藏”,开启“翻·越”主题活动年系列活动;以“轻户外”闻名的哥仑步,也在“轻户外”思想的引领下,始终专注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营销,在户外队的带领下扬帆起航。

  而和天伦天一样,美国狮牌户外在今年也启动了微电影《我将永远爱你》的拍摄。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与“微电影”这种文化产业新形式对接,在传递品牌精神的同时,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在国内,闽派的户外用品行业还没有形成拳头效应,虽然有几个品牌,但还不能像男装、运动鞋那样,成为泉州的一个集群,有产业聚集效应。”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户外用品行业纷纷启动微电影营销,无疑将使该行业的造牌提速。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的泉州户外用品行业,和前几年泉州体育用品行业的崛起路线是一样的,大家都在摸索前进,谁先占领高地,谁就赢得市场。

  产业观察

  “微电影”催生产业链

  从匹克体育尝试搞笑类的草根电影,到多个鞋服品牌选择温情、励志类微电影来进行“奥运营销”,再到新兴的科普微电影,微电影题材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有消息称,还有服装企业正在筹备纪录片式的微电影。

  微电影因其声画齐全、故事性强等传播因素而广受欢迎,成为品牌企业的营销新宠,并催生了微电影制作业的全产业链。记者了解到,已经有专业公司在制作微电影的基础上,还打算进行传播、公关等一条龙平台的打造。

  从题材的演变来看,微电影不仅正在成为企业营销的一大利器,演绎方式也正在多元化。

  6月刚刚上映的卡宾励志微电影《枫树街33号》,据说耗资百万,有午马、黄一飞这些老戏骨和新生代演员周博文、郭碧婷倾情加盟。影片借助5个青年为理想努力奋斗的故事,来展现一个时代的成长。“据说电影制作请的是香港团队,虽然题材仍然是目前品牌微电影营销中经常采用的励志故事,但从制作规模和传播影响上,都比较大手笔。”一位熟悉微电影的业内人士说。

  励志故事一直是微电影的主要题材,德尔惠此前的《跑出一片天》、金鸡体育的《田埂上的梦》等等多个品牌微电影,都采用了励志题材。以温暖的故事情节,来传递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曾经是泉州企业看中的重要载体。

  以公益性为主的,由诺奇时装订制的《希望树》微电影,打的也是温情牌。“这个故事一播出,引发了不少企业的关注,后来就有银行前来洽谈,也想以公益故事传播品牌文化。”皇品微电影总经理萧圆目说,这类公益微电影,比较适合企业订制,“如果去掉片头片尾,适用性就很广”。

  “现在有户外用品企业推出了科普微电影,还有服装企业在筹划纪录片式的微电影。”原创文化策略总监张国盛告诉记者,去年泉州服装企业玛卡西尼拍摄了首部“企业文化微电影”,今年还将推出纪录片式的微电影。他介绍,这部纪录片式的微电影即将开拍,反映的是一个自行车队从成都一路骑行到西藏的纪实过程,但为了突出影片的可看性,会设计一些故事情节。

  “微剧场”首登青海卫视

  皇品微电影负责人黄灿明告诉记者,随着微电影的风生水起,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微剧场。“将微电影搬上电视平台,是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得到优秀的微电影。”黄灿明说,虽然微电影更多地在网络上传播,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但上了电视平台之后,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得到、感受到微电影短小精悍的魅力。

  据悉,今年4月份,《幸福微剧场》就登上青海卫视。现在一些电视台也正打算引入“微剧场”的概念,网站则把“微剧场”作为一个栏目。业内人士分析,在电视广告成本不断攀升的当下,除了高效低成本的网络传播,微剧场这一新平台也可能会给微电影的传播带来新的机会。

  “现在还有一些微电影的发布,与院线相结合,但更像电影上映前的片前广告。但微电影的时长毕竟比一般几十秒的广告要长得多,并不太适合在电影上映前播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微剧场由此诞生,而这无疑也会催生更多的微电影出现,“能进入剧场,也就是有一定制作水准的片子了”。

  全方位产业链初现雏形

  “当前拍微电影的,一般有4类人。一类是年轻导演,想拿微电影练练手,但一般只当作过渡到真正电影制作的跳板;一类是广告公司,只是把微电影作为变相的广告片,拿来当公司的一个新的利润点而已;一类是草根人士,尤其是当下的一些年轻人,喜欢把一些生活片段拍成微电影;还有一类就是专业的微电影制作团队,这类人是把它当产业来做的。”黄灿明说。

  去年微电影刚刚兴起,有些公司也只是在摸索阶段,甚至在接拍一些企业订制的微电影时不计成本,如今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壮大,会打磨出更多的精品,产业链也会不断拓展。

  黄灿明认为,现在的微电影公司,除了制作微电影外,还会尝试和多种媒介合作,打造微电影的传播平台,进而提前为企业做策划、公关、专业订制微电影等等。

  尽管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媒体传播形式,越来越多企业和品牌选择创作与自身品牌相关的微电影、微视频,进行品牌和产品的传播,但黄灿明认为,接下来专业公司自主投资再进行招商的微电影,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形式。据悉,该公司已经打算自主投资一部反映社会题材的电影。

  “这样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些电影的故事性和完整性,而不仅体现某一个企业的文化。”相关人士说,这类自主投资的电影可能会更贴近某一行业的文化。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户外网证实,仅供您参考